第一步是除浮油,重力分离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互溶性进行分离的。油滴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油滴粒径越大,越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油滴粒径越小,分离难度越,分离越难。 离心法:用油和水的密度差,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
当油含量很高时(3000~15300ppm) ,用油水旋流器,旋流管的分离效率可达99%以上(游离状态的油)。液流由直线转变为高速旋转运动,经分离锥后流道截面的逐渐缩小,液流速度逐渐增大形成螺旋流态,油受到的离心力小,聚结在中心区,从油出口排出.水受到的离心力大,聚集在旋流器四壁区,从尾管排除,实现了油水的分离。
刮油法:用亲油的不锈钢带或不锈钢圆盘把水中浮油带出来刮走。
第二步要进行固液分离,把大于5μm 的固体颗粒从液体中除掉。因为固体颗粒上的水包油是无法破开的。我们在用较高精度的过滤器进行固体颗粒分离时发现也有破乳聚结的效果。
第三步要进行破乳聚结,用亲油疏水的3—5μm细纤维滤层把乳化的水包油切开。破乳后的小油液滴很快接近纤维或接近已附着在纤维上的油滴,由于过滤是从内向外,从密到稀的扩散作用,小油滴和聚结材料碰撞,吸附在聚结材料表面逐渐增大。当吸附力小于水流牵引力时,这些聚结的大油滴从聚结材料上脱落。液体压力把液滴从纤维表面释放出来,到下一层间隙大的纤维上粘附增的更大。这样的深层扩散多次形成了较大的油滴。实现了初步的聚结,也就是说油滴还不很大。水的混合层。当油层较厚时,油位控制器发出信号,打开排油阀排油。含有微量油的水流向下游流出。
第四步是进一步的聚结(粗粒化),我们采用多根亲油的细长管,含小油滴的水油混合液从细管的下端向上流动。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小油滴的碰撞,形成大油滴和粘附在亲油的管壁上油滴流动较慢也形成大油滴,快速上升到上部小孔处流出时,由于比重差,水往下流,油往上聚集。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到油层、水层和油水的混合层。
第五步是更精细的破乳聚结,亲油疏水的纤维层要厚,组成是内密外疏,达到精细的破乳聚结目的。这里的流速更要低,总效果含油量可以从5000ppm达到1-2ppm。过滤比可以达到β≥2000。
3影响油水分离的因素
流速:流速是油水分离的重要参数, 流速越快,处理效果越差。油水分离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低流速下工作。用亲油疏水的3—5μm细纤维做的固液分离滤芯。流速 (通过滤材表面的速度)只有在0.03—0.05 M/min时效果最佳。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起到了固液分离的作用,还产生了破乳聚结作用。而且分离出的油也是清洁度非常高的。水中存在的悬浮物堵塞滤芯,流动通道变小,固液分离滤芯的堵塞,造成油滴与聚结材料碰撞机率降低影响液液分离的效果,所以在前面再加上一级固液分离的予过滤器,只为分离固体颗粒。这个固液分离的予过滤器,流速可以在0.2—0.3M/min。
温度:同样的过滤器对不同的液体分离效果也不一样。在河南过滤效果很好(温度高),在东北就不行了(温度低)。柴油与水在2℃的条件下能分离出好效果.而食用油与水就必须大于16℃才能分离。含油废水温度升到70℃~75℃时,改变了油的粘度,就是说油水的密度差小了,破坏乳状液的稳定达到破乳的效果。
PH值:PH≥9时油水分离就产生困难。PH值成酸性易于分离,有的公司用加药使液体酸化到PH≤2,待油水分离后再加药恢复成中性。
材质:在破乳聚结的过程中要用细的亲油的纤维。纤维过细没有支承力,过粗对小液滴起不到破乳作用。亲油纤维材料可以把刚切开乳泡的油滴粘附聚结。在分离的步骤中用超亲水性纤维材料,超亲水性纤维形成了牢固的水膜当细微油粒随水流来到时,由于牢固的水膜阻止了油滴的通过,起到了分离的效果。副作用是增加了系统的阻力。
油水分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人们多年来关注的项目。过滤、破乳、聚结、吸附、分离的程序都起到不同的作用,还有用微滤、超滤或纳滤等膜技术进行油水分离的。